靳马线公路两侧,柏树、五角枫、法国梧桐等风景树装点出一条云端上的网红天路;大峪镇的山川沟壑,16000余亩花椒林成为村民们增收致富的“摇钱树”;焦村镇靳村、邢村等村庄,连片种植的4500余亩果桑,与其间白色的桑蚕大棚相映成趣……行走在我市城乡道路、河道两边、乡村周边,随处可见新添的一抹抹绿色,汝州大地变得更加美丽、怡人。
绿树环绕的寄料镇平王宋新村
十年来,汝州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积极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发展理念,以国土绿化为抓手,以“六化”为主要任务,大力实施绿满汝州工程,累计造林面积达到86.6万亩,林木覆盖率36.71%,成功创建为国家文明城市、国家卫生城市、国家园林城市、全国绿化模范市、首批河南省森林城市等。汝河两岸,嵩箕、伏牛之间,处处生机勃勃,处处绿意盎然,山水宜居绿城画卷舒展而曼妙。
规划引领生态蓝图
规划引领绿意无限,一张蓝图生机盎然。汝州市坚持从高标准的策划规划入手,把国土绿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,持续构建中心城区生态景观、近郊生态产业、远郊生态屏障等三大生态体系,生态林业建设高瞻远瞩、重点突出。
先后编制完成《河南汝州汝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》《汝州市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规划》《汝州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》《汝州市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规划》等专项规划,确立了“一核四星、一带两翼、多廊多点”的总体布局,为林业建设留足空间。每年下发年度林业工作实施方案,召开全市年度林业生态建设动员大会,将任务落实到各山头地块、沟河路渠,做到早谋划、早部署、早行动,抢抓有力时机,争取工作主动,生态战略思想矢志不渝。
向所有荒山进军
9月21日上午,记者沿着焦村镇槐树村西侧的盘山道路前行。起起伏伏的山坡上,多年来栽植的侧柏已经披绿了群山,林间喜鹊、锦鸡鸣叫不止,让人感觉格外亲切。
汝州市山区困难地科学绿化示范区
“这一片荒山造林规划10500亩,总投资2100万元,属于我市山区困难地科学绿化示范区,经过3年的持续造林,目前已完成大部分,到明年3月份将实现全部任务。”在一处山坳间,焦村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殷培松,指着眼前竖立的造林碑自豪地说道。十年来,随着荒山造林工作的持续推进,宜林荒山面积迅速降低,汝州市毅然发出了向困难山地造林的进军号角。攻坚山区困难地绿化,通过多种人工干预手段,改善原有恶劣的立地条件。针对土层瘠薄甚至无土层覆盖的石质荒山,在不破坏山体的前提下钻石凿坑、运土上山,创造条件进行植树造林;针对水土流失较严重的荒山,就地取材砌筑鱼鳞坑,不能砌筑鱼鳞坑的,购置并安装育林板,人工促进水土保持;针对缺乏水源的荒山,采用三级提灌引水上山,附近无水源的拉水上山,做到能浇尽浇,同时通过使用保水剂、覆盖地膜等措施,减少水分蒸发,提高苗木成活率。
蟒川南部山区风光
造林困难地荒山大部分远离居民点,且难以自然修复,为实现应绿尽绿的目标,汝州市压实责任,要求属地乡镇充分发动党员群众,发扬攻坚克难精神,向荒山进军;同时将异地植被恢复等项目向困难地倾斜,不仅绿化这些山区困难地,而且矢志把山区困难地打造成汝州荒山绿化的标杆。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开展造林的同时,汝州市严把造林“四关”,即树种选择关、苗木质量关、整地栽植关、后期管护关,遵循适地适树原则,优选生态与经济兼用树种,严格整地栽植标准,加强后期管护,确保植树造林高质量、有成效。2016年以来,汝州市荒山造林总面积18.7万亩。
“六化”全面发展
“这一片柏树苗是今年3月份栽的,总共有30多亩,除了这些,2018年以来,我们发动群众种植花椒树1200多亩,如今这些花椒树都已进入盛果期,今年的花椒一个月前都采摘完了,村民们现在都在家里精选出售。”站在大峪镇田窑村南侧的山坡上,望着不远处郁郁葱葱的侧柏林和成片分布的花椒林,村会计吴永全脸上充满了笑意。
如今在大峪镇的北部山区,1.6万余亩花椒树不仅绿化了荒山,而且成为广大村民增收致富的“摇钱树”。大峪镇发展花椒树种植,绿化致富一举两得的荒山造林模式,是汝州市荒山造林统筹城市园林化、乡村林果化、廊道林荫化、庭院花园化和农田林网化“六化”全面发展的生动写照。
公园一景
近年来,汝州市大力实施公园绿地建设,按照景区标准建设城市新区,先后建成4275亩的城市中央公园、3300亩的汝河森林公园、3100亩的滨河公园和3000亩的广成路郊野公园等4个城区公园,利用空置地新建街头游园63个,打造市民休闲游玩好去处,形成让人流连忘返的汝州印象。实施道路绿化工程,以“四季常绿、鲜花进城”为目标,对城区主干道进行绿化提升,先后规划建设或改造提升了雪松大道、广玉兰大道、巨紫荆大道、月季大道等34条景观道路,中心城区形成“一路一品、一路一花”的景观效果。提升生态廊道,严守耕地非粮化底线,对已建设的生态廊道进行维护提升,巩固生态廊道建设成果,全市目前廊道绿化折合里程达1300余公里。
大力发展以花椒、蚕桑、石榴为重点的特色经济林产业基地,先后建成4个花椒种植基地总面积2万亩、1万亩蚕桑经济林基地和5000亩软籽石榴种植基地,2016年以来全市新增经济林面积4.7万亩。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,严格落实农田林网配套,切实发挥农田林网对粮食增产增收的有益影响,截至目前,全市农田林网覆盖率达98%。
波光粼粼的安沟水库东西两侧,龙里山、龙尾山上,数十万株侧柏绿如碧涛,山岭跌宕回转,形成苍龙卧波的壮观景象。
满山青翠映衬安沟水库
“我们村的荒山造林最少也有20多年了,特别是村里的老书记焦理法干了18年书记,带领我们绿化荒山,成效最大。最近几年,荒山造林基本上由造林大户种植管护,将来验收合格后,再由国家拨付给他们造林费用。”焦村镇安沟村会计焦铁良告诉记者。汝州市始终把实施国土绿化提速行动、开展林业生态建设放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,自觉担负政治责任,完善工作机制,加大资金投入,推动全市动员、全民动手、全社会搞绿化。持续加大投入,积极探索建立多层次、多元化投资机制,累积投入60亿元用于林业生态建设。围绕林业重大生态工程、林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,创新林业产权模式和投融资机制,依托市级国有资本经营公司,深化与知名企业合作,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林业生态建设,有效解决了绿化造林“钱从哪里来”的问题。同时统筹各级林业生态建设奖补资金,加大以奖代补力度,对矿区植被恢复和荒山造林每亩补助对生态林达到标准的,每亩补助2000元;对生态林达到标准的,每亩补助1000元;对商品林、直播造林及花卉苗木等每亩补助400元。全面加强林木管护,强化苗木后期管理和病虫害防治,确保“造一片、活一片、成一片”。加强山区林地和风穴林场森林防火工作,实行网格化管理,建立完善市乡村三级防火队伍和护林员队伍,将森林防火责任落实到人、落实到山头地块。
坚持把林业生态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,在做好全民义务植树工作的同时,积极推行荣誉林建设,建成市乡村三级荣誉林,实现了植树造林与弘扬社会正能量相统一。“以建设山水宜居绿城和发展现代林业为目标,不断提升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,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。以振兴乡村为抓手,大力发展林业特色产业,通过引进优良的品种和先进的种植技术,创新发展模式,大力培训林农,发展林果业、林下经济,壮大林经产业,拉长产业链条,做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。”在市林业局局长薛通文的眼里,新的绿色规划美丽可期。站在新的战略机遇期,汝州市将全面推进国土绿化提速提质,推动国土绿化由“大写意”向“工笔画”转变,让绿色成为汝州高质量发展最靓丽的底色。